国足的上限和未来在哪里?伊万确实不算国足良配_国内足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2025-03-31 4

  记者陈永报道  又一波三连败后,国足主帅伊万遭受了口诛笔伐。一个事实是,面对亚洲强队时,他的单后腰战术由于整体实力存在差距且缺乏单后腰人选漏洞百出。外界认为,如果懂得“顺势而为”,国足或许能够有微弱的希望在对沙特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拿到1分,但也仅此而已。

  伊万能否带队参加6月的18强赛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执教国足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在提拔年轻人层面,他做得不错,但在战术安排、阵容选择及临场指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综合来看,他确实不算国足良配,只是,未来即使来了新教练,会是救世主吗?

  这个问题还早,外界仍期盼国足能够尽可能达到上限,换帅自然是希冀。但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对国足有更清晰的定位:最近的比赛,国足以其拼搏态度基本撑住了底线,这是需要保持的,但受困于球员实力包括主帅的应对,上限能够偶尔触及却无法成为常态。所以,关于国足的现实和未来,我们注定还会“纠结”一段时间。

  0比2不敌澳大利亚后,除了出现失误的王大雷赛后引发了一些质疑外,其他国脚基本没有受到舆论的抨击。这是最近一两年来国足最大的变化,而此前,国脚往往被骂得比较惨。

  靠着“拼搏”,国脚们守住了“底线”,这源于多个层面的原因:其一,国足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其二,历经扬科维奇的严格管理和伊万的年轻化,国足正在逐渐去除“腐肌”;其三,后金元足球时期,国足带来的附带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反过来,这形成了一种良性效应,舆论对国脚“认可”,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卸下沉重的包袱。

  这是国足的“底线”,但外界期待可以触摸上限,便如去年10月及11月的18强赛,国足能够击败印尼和巴林,那时候,他们几乎接近上限了,毕竟,印尼几乎是全归化阵容,而巴林世界排名也在国足之上。

  但如何界定上限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2024年亚洲杯,国足战平亚洲排名20名左右的塔吉克斯坦和黎巴嫩后,随着国足排名逐渐下滑,普遍的观点是,国足在亚洲的排名应该在亚洲第13到18名间,换而言之,国足仍处于持续下滑的态势。36强赛战平新加坡,包括18强赛第一波三连败后,悲观的论调更是成为主流。但在国足接连击败印尼和巴林后,乐观的情绪又成为主流。

  综合考量亚洲足球的发展及各国的归化态势,以及国足目前的实际情况,第15名左右的亚洲排名或许更符合实情。从这个判断出发,国足的底线和上限相对清晰,就是对阵亚洲排名第13到第20名左右的球队要全力争胜,对阵9到12名左右的球队争取不败;对阵前8名的球队争取打出好的表现甚至拿到分数。

  从理智的角度出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国足仍需保持谨慎的态度,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国足的实力难以迅速提升。

  中澳之战期间,记者和足球圈的一位资深人士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国足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近半数不具备参加18强赛的能力,这涉及三个层面的原因。

  其一,无法适应比赛的强度和节奏,看似还不错的基本技术能力,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比赛中根本无法展现;其二,缺乏拿得出手的个人专项能力,哪怕是速度。这也是不到19岁的王钰栋充当奇兵的原因;其三,部分不错的队员受限于联赛出场等原因,无法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比如张玉宁。实际上,把伤病员计算在内的话,国足只能拿出一个勉强算凑合的阵容。

  国足的另一个现实是,短期内寄希望于年轻球员的爆发不现实,05年龄段以前的队员,其自身的上限肉眼可见,提升的难度非常大。05年龄段的队员虽然冒出个王钰栋,但更多的队员实际上都没有太多的中超经验,哪怕中超第3轮,王钰栋、朱鹏宇和李新翔等三名05后球员进球都无法改变这种尴尬。尤其是国足原本薄弱的中场中路,05国青的两大主力陈泽仕和依木兰似乎看不到短期内能够在中超打上比赛的可能性。

  曾经95年龄段的铁腰陈哲超、97年龄段的新星严鼎皓,目前都泯然众人矣,前者改打左后卫,后者出场不稳定。至于99年龄段、01年龄段和03年龄段,一直都是腰无力,否则,当年的安东尼奥在执教03国青时也不至于打“703”战术。其实,这些年来中超有一批身体条件出色的中前场球员开始改打后腰,如郑智和蒿俊闵,当然,也包括王上源,至于黄政宇则是从中卫改打防守型后腰,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类似的球员也不多了。

  目前,五外援背景下的中超,各队普遍配置了外援后腰,本土后腰也都是相对成熟的球员,中超有一批这样的球员,他们在和外援搭档的时候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无法独挑大梁。

  当前,国足在后防线层面有一些不错的人才储备,边前卫和边锋也有新人涌现,但中场中路和锋线则捉襟见肘。

  未来,国足的策略其实比较简单,其一是尽可能推动年轻化,哪怕付出的代价是实力层面进一步下滑,目前,国足的年轻化进程,在伊万的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二是以后腰和锋线为主,保持有序的归化,但目前可供归化的目标有限,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未来如果还要增加外援名额,可以强制规定年龄限定为U23或以下。

  本次的18强赛,另一个热议的话题是为何联赛又要为国足让路?

  上一次联赛为国足让路,发生在去年9月的国际比赛日,当时,国足提前约两周进行了集训,但18强赛第一场,国足客场状态全无,被日本队打了个7比0。随后10月及11月的18强赛,集训只有一周,但那两个国际比赛日,国足先是赢了印尼,然后又击败了巴林。

  不可否认,这一次国足进行长期集训,确实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一是亚冠精英联赛的比赛12日才结束,而中沙之战20日就要开打且国足是长途跋涉客场作战,中间只有7天的间隔时间,确实不太容易安排一轮比赛。

  长期集训就一定会影响比赛状态吗?恐怕没有标准答案。或许的确有球队在长期集训后效果不错,但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都是一周左右短期集训的方式,这样,球员的状态有个延续性,更重要的一点是,长期集训对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恐怕比竞技状态的负面影响还要大。

  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中国足球总是陷入长期集训的怪圈中。

  通过中超赛程可见,国足的下一场18强赛是6月5日,但中超在5月17日就停了,其中20日到22日要进行足协杯比赛。也就是说,为了6月的18强赛,国足又要进行两周左右的集训时间。但其实在5月27日到28日进行一轮联赛的话,或许更有利于球员状态的保持。

  除非是换帅需要进行技战术磨合,否则,正常的国际比赛日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长期集训,更合理的方式是在国际比赛日前联赛的密度适当放缓,以缓解球员的疲劳度,进而为国足比赛做好准备。

  实际上,我们曾经谈及8月可以设置一个间歇期,以便联赛更适应国际足联以跨年联赛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比赛日,2025赛季,在赛程设定时曾经考虑过,但受限于多重原因,包括联赛为国足让路,足协杯的赛程安排等等,但最终未能实现,好在7月中上旬进行东亚杯,各队稍稍有一些调整的空间。

  未来,在7月底到8月中上旬也就是酷暑季节设置间歇期,以便球员更好地准备9到12月的四线作战(国字号、亚冠、联赛和足协杯),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您:掌握最全面的资讯,最具有权威性的全讯导航网欢迎您!!!祝君愉快!!!广告联系飞机:@dhw33666  34928.com提供友情技术支持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讯导航网-专业的菠菜导航网 版权所有